1973年7月20日下午1点半,李小龙告诉妻子琳达:“今晚我可能不回家吃饭了,得和邹文怀讨论《死亡游戏》的剧本,詹姆斯·邦德的演员也会来。”谁也没有想到,这是他留给琳达的最后一句话。
十个小时后,李小龙死于丁佩的公寓。这个消息一传出,全球震惊了。32岁,正值壮年的功夫巨星就这么离世了。
然而,除了李小龙,这次悲剧的背后,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——丁佩。42年后,她终于出版了一本书,称要揭开当年的真相。但人们更关心的不是她讲了什么,而是她究竟说了多少真话。
那天中午,琳达吃完午饭后出门,李小龙留在家里准备剧本和看书。下午,邹文怀来访,两人讨论了两个小时的电影筹备事宜。接着,他们一起开车去了丁佩的住所。
丁佩曾是李小龙的情人。虽然两人已经分手,但感情很难割舍。分手时,丁佩曾情绪低落,甚至试图自杀,李小龙心软,没有彻底切断联系。这一次,他甚至答应让丁佩出演《死亡游戏》,这也是他首次,也是唯一一次主动为她安排角色。
随着谈话的进行,天色渐暗。晚餐约在外面,丁佩也已经准备好出门。但就在出门前,李小龙突然表示头痛。丁佩拿出她常用的止痛药给他吃了一片,这药是她的私人医生朱博怀给她开的。李小龙随后进了卧室,说要休息一会儿,待会儿去餐厅见面。然而,他再也没有醒来。
丁佩在自己书中写道,她没有预料到平时吃惯的药,李小龙服用后竟然会出事。她强调自己“不是故意的”,怎么会害死自己最爱的人?这种说法看似合情合理,可谁能相信,一个身体素质极强的李小龙,突然因药物反应死去?他连感冒都硬扛着训练,怎会轻易倒下?
更值得怀疑的是,最初邹文怀和丁佩都声称李小龙是在自己家中出事的。直到记者查到救护车记录,才不得不承认李小龙倒下的是在丁佩的住所。撒谎这一点,令人难以信服。即使可以理解他们怕舆论的压力,然而一宗人命案件中撒谎,始终让人质疑。
李小龙的官方死因是“脑水肿”,而诱因可能是药物过敏。但如果仔细思考,李小龙的生活早已不健康:他曾为了镜头效果切除腋下汗腺,控制出汗;他进行高强度的训练,连肌肉刺激器电击都敢上;他曾在美国挑战各路高手,身体积累了大量的伤痛。更有一次,他在配音棚直接晕倒,差点没命。此时再吃下对身体有强烈反应的药物,死因似乎并不意外。
丁佩说她“不是故意的”,也许她真的是这样想的,但一句“不是故意”就能消除她的责任吗?
在她的书《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》中,丁佩用温柔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那晚事件的无辜。她说给李小龙吃药是出于好意,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。她形容那晚寂静无声,李小龙也没喊叫,她根本不明白为何他会突然死去。她还表示,自己之后的一生都是在“修行”,她嫁给向华强并生了孩子,但很快离婚,之后皈依佛门,独自一人生活。
有人说她是因为愧疚才如此低调,也有人认为她是在逃避责任。但看完那本书,你会感到她似乎想让大家相信,自己那晚只是“无辜在场的人”。问题是,如果真是无辜的人,又何须42年后才敢出来讲述?
李小龙在32岁时去世。他是功夫电影的标杆,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,是那个时代的象征。他走得太早,太突然,死因、过程和动机成谜,谜团越多,大家的猜测就越多。有人说是药物过敏,也有人猜测是脑瘤,甚至有阴谋论的声音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李小龙的身体早已透支,精神状态也不健康。那时的超级明星不能喊累,只能拼命往前冲。
丁佩的讲述,到底是揭示真相,还是为自己辩解?谁也无法确认。但她迟到的发声,至少提供了一部分真相,尽管这一部分太迟,且让人心存疑虑。
李小龙虽然离世,但他的身影永远活在世人心中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:“不要去害怕死亡,而是要害怕未曾真正活过。”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