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

诊脉“十年最惨淡”五一档:供给端调整已刻不容缓

来源:@中国经营报微博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今年“五一”假期的文化消费市场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。在文旅市场,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(5月1日至5日),全国国内出游3.14亿人次,同比增长6.4%;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.69亿元,同比增长8.0%。

来源:@中国经营报微博

诊脉“十年最惨淡”五一档:供给端调整已刻不容缓

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
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的文化消费市场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。在文旅市场,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(5月1日至5日),全国国内出游3.14亿人次,同比增长6.4%;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.69亿元,同比增长8.0%。

但在电影市场,五一档总票房仅7.47亿元,观影人次仅1890万,两项数据较去年同期腰斩;日均票房为1.5亿元,创下近九年来第二低。

若以十年时间的维度进行观察,今年五一档的表现仅仅好过部分城市影院不营业、营业影院严重限制上座率、观众出门消费受限的2022年。这甚至不如疫情期间的2021年,彼时,约226万场次迎来4426万人次的观影量,上座率达15.9%。

在对多位电影行业从业者的采访中,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了解到,当前的市场困境主要有三方面原因:一是自春节档结束后,当前市场的供给不足,特别是商业类型大片供给不足,使消费者缺少进入电影院购票观影的动力;二是大档期策略已出现失效的迹象,过多的影片扎堆几天时间的档期,最终往往导致“三个和尚没水喝”的结果;三是电影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品替代的竞争威胁,演出、剧集、体育比赛、短剧等都在与电影争抢消费者、争夺时间。

大片供给不足

若从电影的质量来看,今年五一档实际上优于去年同期。豆瓣平台数据显示,今年五一档热度较高的几部影片中,《大风杀》的评分为7.0分,《水饺皇后》为6.7分,《雷霆特攻队*》《猎金·游戏》《人生开门红》豆瓣均在6.5分以上,而《幽灵公主》这一宫崎骏的经典作品更是高达8.9分。

这些影片的豆瓣平均分,比去年好得多。要知道,去年头部影片《维和防暴队》《末路狂花钱》在豆瓣均不及格。

但电影质量更好,票房却更低。

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表示,2025年五一档票房表现整体缩水较严重,虽然档期内上映影片数量众多,涵盖类型题材广泛,但由于缺乏大体量的头部影片带动,映前预售情况及影片上映后的大盘热度表现均一般,单日大盘均未超过2亿元,最终档期内仅有两部影片取得破亿票房,档期总票房同比下跌超半成。

“今年五一档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真正有吸引力、有号召力的商业大片。上映的电影质量又中规中矩,没有充足的吸引力让观众放弃别的娱乐方式来看电影。”一位影院管理公司人士向记者这样说道,“无论是电影档期,还是平时的工作日和周末,市场都需要靠头部的大片支撑。但今年五一档没有大片供给。”

那么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大片?

该人士认为,必须是科幻、战争、动作、喜剧、玄幻等类型的影片,且内容占比充分。“为什么春节档的行情好,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春节档时,往往是这些影片集中扎堆,而且不是‘挂羊头卖狗肉’,比如这些吸引人的镜头在预告片里就都放完了,春节档影片不是这样,让观众感到片方很有诚意。”

过去十年里,档期票房超过15亿元的五一档分别是2019年、2021年、2023年与2024年。其中,2019年五一档有4月下旬上映的《复仇者联盟4》;2021年五一档则有谍战动作片《悬崖之上》;2023年有喜剧片《人生路不熟》和战争片《长空之王》;2024年有喜剧片《末路狂花钱》、动作片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与战争片《维和防暴队》。

“还有一个原因,是观众对审美在提升,但是电影的生产周期往往较长,无法及时调整,供给并没有合适的匹配,当下的很多电影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。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档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把行业标准提高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,更让很多电影相形见绌。”从事电影制片的金妍说。

档期供给失衡

对比去年五一档,今年的影片供给数量实际上也多于去年同期。

据记者统计,今年五一档上映的新片数量多达10部,在过去十年里,仅次于2023年。如果不是光线传媒主控的《独一无二》在五一档前夕突然宣布撤档,那么今年五一档影片的数量或将超过2023年同期。

“从过去的数据来看,不仅是五一档,在任何的档期,容量都是有限的。”上述影院管理公司人士说,“目前除了暑期档和贺岁档的时间超过一个月外,其他的最长不过8天。但即使是在春节档这样的火热行情下,在竞争中突出重围的也就只有四五部,遇上《哪吒2》这种‘怪物’,能赚到钱的更少。”

但遗憾的是,国内电影市场对档期的依赖已经非常严重。

“目前市场出现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,因为平时的工作日和周末,市场行情不热,大盘票房收入不高,影片项目主控方更倾向于在热门的大档期上映。但热门档期扎堆过于严重,能赚到钱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,项目投资方亏损,主控方此后更不敢将影片放在工作日和周末,循环往复。”金妍说。

数据显示,今年4月共有约33部新片上映(除4月30日),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定档清明档;今年5月目前已定档的影片约有40部(5月30日与5月31日已进入端午档,排除在外),四分之一挤在五一档。

“短短几天里这么多影片扎堆,而且还在没有头部大片的情况下,影院经理在排片上其实很难抉择,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每部影片拿到的排片都不多。”上述影院管理公司人士说。

猫眼专业版显示,今年五一档,排片比例最高的是《水饺皇后》,为21%,其次是15.4%的《猎金·游戏》,《人生开门红》《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》《幽灵公主》分别以11.4%、10.5%、8.3%排在第三至第五。对比之下,往年五一档,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的排片占比均高于上述水平。

从过去的清明档和五一档来看,市场必须对档期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,以让观众在工作日和周末回到影院,进而给投资人以信心,给电影公司以信心,使行业进入良性循环。

影院供给落后

据拓普数据统计,今年五一档的场均收益为325.7元,同比减少47.8%;单影院日均收益约为1.2万元,同比减少52%。同时,高票房体量影院比例大幅下滑,档期票房收入超20万元的影院数量占比从去年的19.6%锐减至5.1%;10万—20万元的影院占比从24.4%腰斩至12.7%;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影院占比则从去年的22.7%暴增至43.2%。

从表面上看,今年五一档的票房表现已经退回到2017年的同档水平。但2017年的五一档的时长是3天,以此计算,今年的单日产出更低。此外,2017年内地影院的营业数量为9319家,今年的影院数量已达12913家,若再叠加房租、人工等成本近年来的增长,单影院的收入下降更严重。

“档期开始前,我们预测是谨慎乐观,但现实比预期还要差一点。”上述影院管理公司人士认为,市场的低迷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显著逆转,影院在经营层面还是与过去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没有太大变化,因此影院需要进行更多元的探索。

记者了解到,自新冠疫情以来,国内已有部分影院进行了脱口秀演出、影院直播体育赛事或电竞比赛等探索,但目前尚未成为稳定的经营方式,与影院全年的成本支出相比,可谓杯水车薪。

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:“电影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、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。观众在迭代,微短剧、演唱会、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手段和方式争夺观众、争夺人流;人工智能技术也从方方面面改变了电影的形态和业态。电影的消费环境、社会环境在变化,市场在变化,观众在变化,电影唯有以变应变,以变求变,找到有效应对的方法和路径,才能够不断增强电影的活力和动力,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。”

(编辑:吴清 审核:李正豪 校对:张国刚)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羊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zsdhj.cn/22057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